top of page
《 一 》
2016
空間裝置、動力機械、單頻道錄像
依場地而定

將空間結構的特徵作為承載感性的載體、情緒的支撐面,形成一個在展場空間中頗大的量體,外觀上難以察覺和辨認其內部形貌,產生對於這片木材、展牆後所創建的世界的想像,利用空間的獨立性與包覆性,創造一個內部與外部空間輪廓的翻轉與日常思維的置換。
觀者被安排以一個限縮的觀看視點窺視內部空間,在細長條形狀的觀景窗下,能看見移動的細長的光束,像是等比的視窗顯現於空間裡頭(黑色洞口/白色光束),造成某種主體遭掃射觀看的主客調換的錯覺。光線是透過投影機及移動裝置定速旋轉於空間中,以片段、局部的光亮慢慢地帶著觀者描繪空間中的未知,細細閃動的橫向光束創造了一連串有光暈的、映射或反射的光影活動,射入於邊界、轉角、傾斜面等中,隨著入射角度的不同線條形變扭曲、或因投射距離變化產生模糊失焦,在此觀看過程中,整個空間中只剩下平面的輪廓得以顯現,作為觀看和探索的倚仗。
若將影像視為生命經驗中的種種事件,那幽微的光就化為感性情緒的外顯視覺現象,有可見與不可見的、遺漏的與模糊的,觀者無法全然地接收,甚至連細節都難以抓取,如自身的感性情緒與外部偏頗的認知,重複繞行在我們生命中的各個階段;而人因聽覺敏銳度的不同,能接收到的聲響頻率也都不同,當身處在空間其中的身體感知因被扭曲而逐漸退化,卻依然用扭曲的方式認知自身。




bottom of page